齊云山古稱白岳,因為遙觀山頂與云平齊得名;距屯溪區三十來公里,位于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,為皖南道教名山,因地處更著名的黃山所在市轄區內,一直被人忽略。如果你來到齊云山,一定會感覺另有洞天,如世外桃源。
齊云山由中生代晚白堊紀的陸相紅色巖系組成。它們堆積在斷陷盆地中,巖性強弱相間,巖層傾角不大,富有垂直節理。由于地處北亞熱帶氣候環境,高溫多雨,直接出露地面的紅巖,在風化和流水割切與散流沖蝕作用下,形成了“丹霞地貌”。
齊云山道教沿革屬全真派,為皖南道教名山。齊云山由于避居皖南山,晉朝以前尚無人煙,及至唐朝,才開始有了道,佛教的活動。唐朝,四川青城山“天谷子道人”的門徒余氏六三娘從湖北武當山來齊云山傳道,屬正乙派,養文生、耀生、志生、立生四子皆入道,為齊云山最早的四大房,是開山建道之始。自余氏六三娘來到齊云山,至南宋的數百年間,道,佛二教都在山上建有寺庵,道院,分山而治。
齊云山內有月華街、云巖湖、樓上樓3個景區。有奇峰36座,怪巖44處,幽洞18個,飛泉洞27條,池潭14方,亭臺16座,碑銘石刻537處,石坊3個,石橋5座,庵堂祠廟33處。山間歷代修建有太素宮,三元宮,玉虛宮,靜樂宮,天乙真慶宮,治世仁威宮,宜男宮,無量壽佛宮,應元宮,郎靈院,凈樂道院,道德院,中和道院,黃庭道院,拱日院,東陽道院,東明太微院,榔梅院,華陽道院,西陽道院,添書院,石橋院,密多院,以及三清殿,參陽殿,興圣殿,斗姆閣,文昌閣福地祠,土地祠,善圣祠,功德堂,碧霄庵,東岳廟等建筑。
齊云山香會活動從農歷七月初一就開始,至十月初一結束。建國前,每年的初秋,各道房即派人分赴各縣鄉邀約舊主顧,整治房舍,清掃道路,做好迎接朝山香客的準備。
齊云山除每年皆有朝山的香會外,還有樓上樓觀音洞農歷九月十九的觀音會,香火之盛,年僅一次。山下巖前鎮每年正月十五舉行夜龍燈會,村民抬著香亭,舞著布飾的龍燈,登上齊云山,在太素宮前舞耍酬神。
歷史足跡
唐朝乾元年間(758~760年),道士龔棲霞云游至此,隱居山中天門巖;元和四年(809年),歙州刺史韋緩建石門寺于石橋巖。
北宋祥符元年(1008年),朝廷建密多院于白岳山南。
南宋寶慶年間(1225~1227年),崇慕道教的方士、居士相繼來山,擇地筑構,初創佑圣真武祠于齊云巖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朝廷置道會司于縣城崇壽觀,主領全縣道教事,山上道士有被任命為道會司的;嘉靖十一年(1532年)龍虎山正一嗣教真人張天師駐山,因世宗祈嗣靈應,敕建玄天太素宮,置真人府,配各級道官:太素宮置提點,真人府設贊教、知事,山、廟有住持,縣設道會司,州設道正司,府設道紀司,中樞最高設道箓司等機構。
清朝,齊云山被乾隆皇帝題為“天下無雙勝地,江南第一名山”。
民國二十三年(1934年),休寧縣國民政府設置齊云山管理委員會。
民國二十九年(1940年),太素宮前殿傾坍,為整修宮殿,休寧縣政府將管理委員會改組為整理委員會。
民國三十五年(1946年),因香市人雜,為維持治安,休寧縣設置駐山警察分隊。
1949年,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,在土地改革運動中,齊云山整個風景區內的山場田地,分別屬于巖前鎮、渠口鄉和黟縣的漁亭鎮,劃歸農民所有。
1979年以后,休寧縣人民政府先后成立了齊云山管理處和齊云山道教協會。
1978年,齊云山太素宮宮觀修復開放。
1980年起,休寧縣政府在東陽道院和伯陽道院,梅軒道院舊址上新建了凌風,海天一望,望仙三亭,修復了玉虛宮,羅漢洞,真武殿(太紊宮)等。